起初只是对这本书不经意一翻,没料想读第一遍,我不停地流泪,为作者非同寻常的经历和无处不在的爱。读第二遍,我除了流泪还不住地笑,为作者的乐观精神和幽默情趣所感染。这是一本个人回忆录,作者李春雷是我的战友。熟悉的人,熟悉的事,熟悉的场景,一切都离自己那么近,故而亲切,继而感怀。
她是军人,也是军嫂,不是普通军嫂,是潜艇部队的军嫂。这就注定她和丈夫长年聚少离多,要比其他军嫂付出更多。潜艇被人们称为蛟龙,她的丈夫是与蛟龙伴舞的人,她是站在海岸上盼望蛟龙归来的人。二十多年来,她无怨无悔地支持丈夫的事业。在丈夫的军功章里,倾注着她的心血和眼泪。如今,她的丈夫成了将军,她随丈夫离开青岛去了天涯海角。日子依然不安定,却像一艘小船闯过风雨和险滩后,船头洒满金灿灿的阳光…… 在海南繁星闪烁的夜空下,她享受着椰风蕉雨的轻抚,渐渐就有了写书的念头。她是个敢想敢做的人,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干,并一定要干好。她真的拿起了笔。写书的时候,她浑身都痛,她原本身体就不好。坐在寂静的海边,她想了许多,鼓励自己坚持、再坚持。由于写得太投入,她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,以致患上糜烂性胃炎和神经性耳鸣。三个月走火入魔般的疯狂写作结束后,她入院查体,被告知严重贫血,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治疗。 2009年夏天,书稿好不容易写出来了,准备寄往出版社时她才知道,出版社不接受手写稿。她第一次听说“电子文档”这个词,她当时不懂电脑,不会打字。为了出这本书,一向不服输的她向电脑发起了冲锋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艰难的跋涉,她急得想哭,她再一次鼓励自己坚持、再坚持。令人欣喜的是她又一次战胜了自己,在电脑上敲完全部书稿的那一刻,她冲出家门用手机拍下南中国湛蓝天空上一片片洁白的云。这张照片,被她恰当而巧妙地安置在书的最后一页。 书写得艰难,出版也不顺利。书稿送给几家出版社,编辑看见一页里就有几十个错别字,立马退稿。她找熟人帮忙,可没人愿意帮,因为太了解她的底细。去年,回家探亲的女儿帮她把书稿发到榕树下网站。没想到网上迅速热传,每天点击率最低两千,最高达三万之多。最后还是华艺出版社从网上发现了书稿,派人找她洽谈,并买断了此书三年版权。她向出版社提出惟一的要求:“我的原则是,编辑可以改我的错别字,但不能改我的句子。我本是草根作者,我就要把原汁原味的我介绍给大家。书的全篇都是我发自内心写的,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真实的。写到动情之处,我多次失控地放声大哭。在写作期间,我的眼睛里常常充满泪水。”这本书于2011年7月出版。 一本被网友推崇为 “震撼千万读者心灵”的书何以好评如潮?我想,一是它的文风平实,文字朴素。平实和朴素是一种文学境界,就像春雷的性格,直来直去,实话实说,连自己的缺点和难言之隐也毫不掩饰地抖落在读者面前。二是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。她爱军营,爱生活,爱亲人,爱战友,爱大自然的花草树木、山川湖海。她襟怀坦荡,知恩图报,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善良女人。三是作者不是专业作家,没有受过正规训练,大白话,原生态,字字句句张扬着生命的活力,这样的作品,怎能不深受读者喜爱?可以说,这本书的面世,凝聚着草根的力量,是草根挑战世俗的胜利。 作家二月河在该书的序中写道:“我郑重向读者推荐这部书。当军嫂要当春雷这样的军嫂!这部回忆录值得一读!” 该书有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——《为蛟龙祈祷的女人》。